《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冯娜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八册75-76例1、2、试一试、练练,练习十二1—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探索三角形特征过程中,掌握三角形特征,会画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探索、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能力,发展数学思考。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征,会画指定边上的高
教学难点:画不同底边上的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图片,引出三角形),板书课题。
2.找三角形
(1)师:你能找出图片中的三角形吗?请生上台指一指,课件出示。
(2)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件过三角形?
生1:红领巾
生2:小红旗
生2:三角板……
3.画三角形
(1)师:看来三角形在我们的身边真是无处不在啊!那你能尝试画一个三角形吗?
生画,师巡视。
4.揭示概念
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板书)
5.寻找三角形的特点。
自学书本75页中间内容,同桌交流下,汇报。
生:三角形有3个顶点,3条边,3个角。请一生上来指一指。
师:在你画的三角形上标出它的顶点、角、边。
6、试一试
(1)动手画
师:同学们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如果我给你4个点,让你任选3个点画一个三角形,你能做到吗?打开课本75页试一试。
让生作图。
师给4个点分别标上A、B、C、D。
师:你是选择哪三个点画三角形的。
生1:我是选A、B、C。
生2:我是选A、B、D。
生3:我是选A、C、D。
师:为什么不选择B、C、D画一个三角形?
生:这3个点连起来是一条线段,不能画出三角形。
师:那要怎样的三个点才能画出一个三角形?
生: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就可以画出三角形。
二、教学例2
1.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出示人字梁的建筑物的图片。
师:这是建筑物上的人字梁。上面藏着这样的图形,抽象出图形。请生上来指一指。
师:为什么别的线段不行?
生: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离才是人字梁的高度
师:这条线段与底边有什么关系呢?
生:互相垂直。
师:现在老师将人字梁中的三角形抽出来,这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我们称为高。高通常我们用虚线表示,还要标上一个垂直符号,而顶点的对边我们称为三角形的底。
2、量三角形的底和高。
出示:谢谢你们,我量出了图形中人字梁的高度是2厘米。你能不能量出下面三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吗?
师:打开课本76页,快速量一量。
生独立完成。
帮助学生规范语言表达测量的结果。
3、画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里的底和高,那你会画三角形的高吗?我们已经知道,高是一条垂直线段,那我们就可以用画垂直线段的方法来画三角形的高。
出示书本76页“试一试”:画出右边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并和同学交流你的画法。
学生尝试画。师巡视。
板书:重合—平移—画线—做标记
师:同学们,你们懂得如何做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了吗?
生:懂了
师:翻到课本80,利用刚才画高的方法画一画第1题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生独立画。请生上来展示,并演示画法如有错误交流改正!
重点讨论第三个三角形。
师: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生:直角
师:哪一个是直角?
请生上台指一指,并用三角板验证。介绍:在直角三角形中,组成直角的两条边都是它的直角边。
指着图,师:以这条边为底,怎样画高?你发现了什么?
生:高和另一条直角边重合
或生: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底边的高。
师:假设老师以另一条直角边为底呢?
生:那么这条直角边就是它的高。
师:也就是说,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以其中的一条直角边为底,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它的?
生:高!
师:除了这两条直角边可以看做三角形的高之外,你还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第三条高吗?
请生演示,如不会师指着斜边:现在以这条斜边为底,你能画出底边上的高吗?
生:能!
师:看来一个三角形的高和底还是一一对应的呀!
三、总结
师:回顾整堂课,青青草原上的小羊得到了同学们的帮助,你能说说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