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号》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浑厚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自信的“自己”。
2、通过聆听、律动、吹奏口风琴等方法,能够辨别节拍的不同,体验三拍子的律动感。
3、学生知道一三乐句是相同乐句,基本能唱出谱子。
一:闯关
师: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
师(播放幻灯片一)
师:大家这么有信心,现在闯关开始!(播放幻灯片二)
第一关:听一听
师:第一关,听一听,请同学们跟着老师随琴用lu模唱,先跟着老师说一个长长的lu,口腔打开,小眼睛和老师放电。
生听
师:同学们的声音真美,这次我们来试着唱唱谱子,试着唱出这些空白小节的音符?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4 3 4 1 师:同学们太棒啦都填对了!老师向你们表示祝贺。(播放幻灯片三)
第二关:唱一唱(播放幻灯片四)
师:第二关唱一唱,这一关需要你们和老师一起去完成,同学们加油呦!你们来唱黄色的部分,我来唱其它的部分。
师:这次又变了,你们同样试着唱一唱蓝色的地方(播放幻灯片五)
师:你们表现的真棒,老师给你们点赞!(播放幻灯片六)
第三关:演一演(播放幻灯片七)
师:最后一关演一演,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最后一句的音符相对多一些,这一关需要同学们格外的细心去唱,我来唱黄色的地方,我们互换一下,你们表现的真棒,
师:这次难度升级,跟着老师的琴试着把谱子完整演唱一遍,注意你的声音是美美的!(播放幻灯片八)
师:基本唱下来了,但是老师觉得你们声音还可以再美一点,也可以随着音乐晃动晃动身体,全体起来,再来一次!
师:祝贺你们顺利的闯过了三关,(播放幻灯片九)
师:老师祝贺你们闯关成功。
二:聆听歌曲
第一遍聆听:
师:同样是这段旋律现在你来听一听这是用了什么乐器吹奏的?(播放幻灯片十)
师出示图片
生:法国号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管乐队
师:刚刚播放的这段视频就是请我校铜管乐队的同学吹奏的。
师:有没有注意听它的音色是怎么样的?他是什么形状的?
生:浑厚、圆形的
师:所以它有个生动的名字叫做圆号
师:因为法国人对它的贡献特别大,所以它又叫做法国号。(播放幻灯片十一、十二)
师:它是用嘴吹奏的铜管乐器,它的演奏姿势非常特别,它是用左手演奏,右手托着喇叭口,
第二遍聆听:
师:法国的小朋友可喜欢法国号了,让我们也来模仿他们的演奏姿势,随着音乐吹一吹法国号吧。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两个问题去感受,第一个问题;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觉?第二个问题:听一听它是几拍子的。(播放幻灯片13)
生:很欢快
很享受
优美
有弹性
,荡秋千的感觉
师:这段音乐的韵律很有特点,有没有感受它是几拍子的。
生:三拍子
师:我们把它叫做四三拍子,你能感受它的强弱变化了吗?请你用拍手表示
生拍
师:非常好,他拍出了强弱弱,在黑板上写上用实心圆和空心圆表示。
师:现在把你的身体比作一件打击乐器,你想怎么去表现这种力度的变化。
师:老师挺喜欢你们说的这个动作,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播放幻灯片13)
第三遍聆听:
师:老师觉得同学们做的很齐,只是缺少了些美感,我们再投入一点,美一点来一次。(播放幻灯片13)
第四遍聆听:
师:同学们的美已经感染到了我,刚才我们用手表现了歌曲,这次我们用脚来走一走三拍子,模仿老师的动作。
生:模仿
师:随着音乐来一次。
三:学唱歌曲
1、师:现在随着老师的琴来唱一唱,(播放幻灯片15)
生唱
师:嗡巴巴,嗡唱的低沉,嗡巴巴
中的嗡唱在了低处
要唱在哪
高点
手势就表现,钢琴只唱这个音。不要掉下来。后面的巴巴唱的怎么样?谁来说说看。生:轻、跳跃、师:教师用手去带下。巴巴唱的弹跳。把断和连的感觉唱出来
师:嗡要唱出法国号的浑厚,巴巴要唱出法国号的弹性。
师:三拍的歌要唱够时值
师:你发现哪一句音符变化多
师:最后一句的音符比较多,把手拿出来看看,像什么?
生:小山
师:对就是小山而且它是一点点下来的是不是。随着老师来唱一唱,现在随着音乐完整的来唱一遍。
而且唱完之后强调最后一句他的心情。
生:自豪
骄傲
师:这个小音乐家是个什么样的小音乐家?生:自信
自豪
,我请同学把这种自豪的感觉唱出来。
分组演唱,相互评价,
师:这次记住刚才的建议,我们随着音乐完整的再来唱一遍。
四:表现歌曲
(一)吹口风琴
师:同学们歌唱的这么好,相信口风琴也不在话下,请同学们拿起口风琴,老师来唱黄色的地方,你来吹一吹其它的部分。
生吹
师:最后一个乐句不太好吹,我们在吹这句的时候要格外的用心,老师把指法写在了谱子下面,按照这个指法来吹一次
生吹
师:吹得不错,这次我们完整再来一次。
师:我们在吹奏口风琴时需要合作,那么在其它乐器演奏时也需要合作,接下来请同学们
欣赏一段视频,从这个视频中找找法国号的位置,除了法国号之外还有很多的乐器在乐队中,一种乐器的声音是单一的,加入了不同的乐器之后音响效果就变的很美妙,所以需要每个队员都要懂得相互合作,在我们的学生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懂得与他人合作,这样往往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节课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李家小学
管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