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整式的乘法
第1课时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教学目标: 1、在熟练掌握幂的运算性质的基础上,探索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乘法法则,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运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讨论、交流的过程,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与应用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乘法法则
教学难点:探索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乘法法则
课前准备: 1.
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本P14-15。
(2)思考: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可细化为几个步骤?
(3)预习作业:单项式的定义及幂的运算性质。
2. 教学课件:有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1.尝试解答几个问题,总结怎样进行单项式的乘法? 2.编题练习
3.讲解例题
4.同步习题
5.随堂测试
6.分组探究
7.小结
8、课后作业
学生活动
1.学生解答并尝试
总结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乘法法则
2.学生尝试利用运算法则解答. 3.学生听老师讲解. 4.学生做练习. 5.学生完成测试
6.学生讨论
7、感受自己的收获
8、完成作业(课后)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幂的运算性质计算. 2.引导学生总结出乘法法则. 3.教师指正. 4.教师指正并讲解. 5.教师检测
6.教师引导
7.教师小结
8.教师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情境导入
1、复习整式的概念及幂的运算性质
2、给出两道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1)如何用a表示这块长方形广告牌的面积?
(2)光的速度约为3x10千米/秒,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时间大约是5x10秒,你知道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多少千米吗?
3、引导学生尝试归纳总结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设计意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联系实际,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引入新课。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入新课,不仅自然,而且反映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
(二)
内容精讲
1、给出并讲解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乘法法则: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
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注意:法则实际分为三点:_网]
(1)①系数相乘——有理数的乘法,此时应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把系数的绝对值相乘;
②相同字母的幂相乘——同底数幂的乘法(容易将系数相乘与相同字母指数相加混淆);源:学,科,网]
③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52
不能丢掉这个因式.
(2)不论几个单项式相乘,都可以用这个法则.
(3)单项式相乘的结果仍是单项式.
2、运用法则解答前面一个问题:
3、例题讲解
设计意图:培养了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使学生经历概念的归纳和概括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参与到法则的形成过程中。
(三)
同步习题
1、判断题
2、计算题
这里我给出了两道计算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三维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完整的学习方法是奔向成功的主要因素,浓厚的科学化、生活化、趣味化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色彩。
(四)
随堂测试
设计意图:这里是我利用鸿合白板软件自带的智能组卷功能生成了以三道选择题为主的小测试卷,目的是及时练习巩固,体现学以致用的观念,消除学生学无所用的思想顾虑。加强学生运用新知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
分组探究
设计意图:这里是我利用鸿合白板软件自带的智能组卷功能生成了以两道主观题为主的探究题,目的是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也让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这对后面的学习极有帮助。
(六)
小结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运用新知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
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
落实新知与方法,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反思
在课题的引入中,有目的的让同学体验学习知识的一般方法,即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尝试解决新的问题,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也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常用的基本方法,这样做的结果可以达到既学习了知识又握了学习方法的目的,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就集中体现了这个理念,也体现了在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中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