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慧和时代精神复习与测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掌握以下知识点:1.哲学的产生。
2.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3.哲学与具体科学。
4.哲学与时代精神。
5.哲学的作用。
6.哲学的基本问题。
7.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8.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9.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重点难点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哲学的作用;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
三、课时
共2节课
四、教学方式
五、多媒体教学方式、讲授法、讲练结合、情境导入法
六、教学内容
1、知识串讲: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什么是哲学?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派别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2、构建知识框架如下:
七、课堂练习
预测1
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背景,考查哲学的作用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这表明(
) ①哲学能够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具体的方法
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③哲学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哲学反映时代要求并推动时代前进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预测2
以对“超级日全食”的预报为背景,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
2.2017年8月21日,百年一遇的“超级日全食”在美国境内掠过,这是99年来日全食首次横跨美国。全球许多天文机构对此作出了精准的计算和预报。这表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们能够创造并认识规律
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人们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①③
C.①④
学的原因
3.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迄今为止唯一的真正哲学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B.③④
D.②④
预测3
以实现“中国梦”为背景,考查坚持马克思主义哲答案:BAC 八、课堂小结
九、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完整、重难点突出。从微观和宏观角度进行复习。
2、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及时点拨。同时还积极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让学生乐学、愿学、爱学,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效率,这是今后继续加强的方面。